鐵嶺冠琳口腔醫(yī)院
您身邊的口腔專家

兒牙診所里,如何避免患者家長有揍人的沖動………

 二維碼 15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7-02 09:32

俗話說:兒童看牙,雞飛狗跳!圈里人都知道看兒牙難度大:因為孩子不配合,家長不理解,服務時間長,看一個孩子的時間可以看四個成人。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01.jpg


曾經(jīng)有一個口腔診所的客服,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,接到一位父親的求助電話:女兒乳牙滯留遲遲不掉,吃不好睡不好,他出雙倍診金,想接牙醫(yī)到家里治療。聽起來沒啥不妥,但這家牙科拒絕了,原因有兩個:家里的消毒條件不達標,而且換牙這件事本身并沒有那么嚴重。


婉拒后他們在電話里,一步一步指導這位父親接下來該怎么做,幫他渡過了孩子難熬的替牙期。


不止這位爸爸,從1月30號到3月,口腔診所雖然遲遲不能復診,但小朋友口腔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各種問題。這是內窺鏡下的各種兒牙問題: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07.jpg

零食吃多了長蛀牙、正在做矯正的孩子,牙套不貼合了、牙床起了黃豆大的膿包,一碰就破了......真的都是問題!


作為家長來說,最擔心的有哪些問題?

“我們一歲半開始就是一口小黑牙了”
“奶瓶齲,4顆門牙都爛了,2歲就開始根管治療”
“我們乳牙不太好,只能寄希望于換牙”
“我兒子麻藥后各種不配合,想把他綁在凳子上”


孩子牙不好的體驗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血淚史,帶孩子去看牙醫(yī)更是有一種想當眾“犯罪”的沖動。今天就來聊聊有哪些方法可以取得患兒的良好合作,減少就診時間,提高診療效果。


在接診中,接診的護士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,用鼓勵、獎賞的方式更能與兒童盡可能溝通并打成一片,和兒童在無意中成了“親密伙伴”。


醫(yī)生、護士可順應這一規(guī)律,從接診開始到診療結束,盡可能地與之交談,不斷鼓勵表揚,逐漸使他們覺得自己就是勇敢的孩子,治療中就會很好地配合,并愿主動和醫(yī)護人員交談,在操作過程中稍微有些疼痛也能忍耐,并順從醫(yī)生的引導,使治療不至于中斷。


關鍵詞:多說話,多引導


很多兒童第一次看牙病, 總是顯得十分害怕,這時家長和牙科醫(yī)師、護士要耐心幫助和誘導,切不可簡單粗暴,加重其恐懼心理,使兒童更加害怕牙科治療,嚴重者可導致以后出現(xiàn)“牙科治療恐怖癥”。


當病人來就診時,首先接觸的就是護士,給病人的第一個印象是非常重要的。用文明的語言,說話要和氣、熱情、誠懇,服務周到地體貼他們,使這些小病人感到醫(yī)院里穿白大衣的阿姨,就像幼兒園里的老師一樣親切可親,第一個印象好了,就可以解除他們的恐懼心理,初步取得他們的信任。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16.jpg


在助療過程中,要求牙科護士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護理操作技術,還應掌握兒童的心理活動,及時把情緒不安的兒童穩(wěn)定下來,用自身愉快的情緒,溫和的態(tài)度去接近他們。有時在治療過程中,需要護士與其手拉著手,撫摸安慰和鼓勵他們,分散其注意力,在誘導下進行治療,多數(shù)能做到與醫(yī)師的。


醫(yī)師和小孩的交談是消除兒童不良心理狀態(tài)的良好辦法,當小孩進入到診室內醫(yī)生應立即通過觀察和簡單幾句話判斷出小孩屬于哪一種類型,然后請父母告訴小朋友的愛稱,同他握手,說一 句“歡迎你,小朋友”。語言應根據(jù)小孩的年齡、理解能力和詞匯掌握的程度來使用,用溫和的語調來安慰和獎勵患兒,而用強硬的語調來對付那些逆反心理的小孩。邊解釋邊示范,把操作的步驟提前向他解釋,最后完成治療。


倘若遇到極不合作的患兒,需要強行治療時更離不開口腔護士的配合,否則只能中斷治療。在兒童與醫(yī)生之間由害怕到配合矛盾解決過程中,實際是一種心理戰(zhàn)術。除萬不得已,我們不主張采用強制手段,因為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,而且也不很安全,渦輪機等器械很可能造成人為損傷。所以,對強制治療,要慎重選擇病例,不宜隨便使用。


對于孩子不配合治療時導致的醫(yī)患糾紛,這里有一個案例:


2018年,4月28日,深圳李先生帶著孩子去某口腔醫(yī)院治療蛀牙,在進行治療時,因為孩子口部動作較大,誤把一根20號“根管銼”吞了下去。最終被送往深圳兒童醫(yī)院。


所幸,醫(yī)院經(jīng)過拍片,最終確認誤吞的異物已經(jīng)到了大腸部位。孩子服用了瀉藥之后,才將這根東西排了出來。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20.jpg


關鍵詞:寓教于樂,身同感受


兒童第一次看牙前,應建議家長告訴兒童什么是牙醫(yī),為什么要去看牙,要讓兒童覺得看牙是件有趣的事。為了讓兒童不怕看牙,應建議他們的父母在自己定期洗牙或做口腔保健時,帶著自已的孩子一同前往,讓他們也坐上牙椅,摸摸或看看自己的牙齒。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24.jpg


也可采用模擬治療原理,即觀察學習的原理,通過觀察學習,增加和獲得良好的行為,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。而這種學習不一定是親身經(jīng)歷的,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受到影響,產(chǎn)生共鳴而獲得,從而導致本身行為的改變,在條件允許時,讓他們參觀無痛的牙科治療過程,使之逐漸適應診療環(huán)境,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及行為障礙,以便能順利地接受治療。


對于初診兒童來說,口腔治療室的一切器械都是陌生和恐懼的,所以正確地向他們解釋這些器械、機器,對消除其恐懼心理有很大的幫助。


在國外,牙醫(yī)更是鼓勵兒童來扮演醫(yī)生的角色,用模擬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孩子打消去口腔器械的恐懼感。在國內,越來越多的兒牙口腔診所對兒童就診研究的也很透徹。

例如:貝爾國際口腔,就是鄭州為數(shù)不多能給孩子好好看牙的診所之一。

從專業(yè)角度說,他們有自己的兒牙健康工程研發(fā)部門,有兒童牙病專門項目;從家長角度說,他們不是我們印象中私立醫(yī)院昂貴清高的模樣,服務好,工薪階級也負擔得起費用;從孩子角度說,他們把孩子看牙變成了一件好玩的事兒。


牙醫(yī)對孩子心理的把控還是到位的,舉個小例子:


每一種器械都有動畫名稱,治療前中后所有的語言也用上了各種修辭手法,事實證明這樣不要太有用,很多天生緊張感寶寶,看牙兩個小時也從不廢話~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27.jpg


每名小患者每次就診都會享受3對1服務,1位醫(yī)生記錄,1位取拿材料,1位操作。
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31.jpg


同樣以極橙兒童齒科為例:

一進門,就有漂亮的工作人員小姐姐,為小患者貼上了專屬名帖,還貼心的幫她洗了手,教她清潔小手的方法。因為還要等待一下,所以工作人員就帶著小朋友去挑了漂亮的“cos服”,看牙也要美美噠!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36.jpg


各種滑梯、玩具都能讓小朋友忘記今天是來干嘛的!


充滿童話風的就診室里,里面的醫(yī)生不僅帥氣還很有愛,為了讓小患者不那么緊張,都會告訴小朋友今天需要完成一個“數(shù)牙齒”的小任務,還會給她一枚小戒指作為鼓勵,有趣吧!

微信圖片_20200702093340.jpg


治療完,美麗的護士小姐姐還為她做了一個公主系列的美甲,“我是誰,我來干嘛?美甲,看牙?”小朋友,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…


目前,國內的兒童牙科市場更是展現(xiàn)出蓬勃的生機,快速地發(fā)展著。據(jù)數(shù)字顯示,中國有上億兒童患有齲齒,但其服務需求與供給比例卻嚴重失調。因此我國兒童牙科市場供不應求,市場發(fā)展空間非常大。